首页>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坚持系统观念,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发表时间:2022-10-31 来源:健康中国 阅读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要素、多环节的专业系统,要增进14亿多人民的健康福祉,需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工作,将卫生健康工作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

并驾齐驱  有机融合

卫生健康工作是系统工程,涵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科技创新、全民健身、国民教育等多个领域、多个行业。

“我们将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从系统外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上系统把握,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更加注重资源整合,更加注重均衡发展。”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谭颖表示,具体到工作,江苏将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坚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分布;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坚持“三医联动”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坚持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增进老年人健康福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搭建高层次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增加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整体性推进全市卫生健康各项工作,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表示,“整体性推进”有3层含义:一是注重统筹性,统筹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医疗、公卫、科研、人才等方面。比如,优质医疗资源既要在面上扩容,又要在不同区域实现均衡布局;公立医院要体现公益性,民营医院重在规范和错位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在学科评审、等级创建、人才引进等方面,要并驾齐驱、有机融合。二是注重连续性,关注不同群体的各种健康需求,从预防、诊疗、康复等全链条着眼,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健康服务。比如,落实好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解决“愿生不敢生”的问题;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通过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加快提升全市老年健康服务水平。三是注重可持续性,卫生健康各项政策要相互衔接,医保、医疗、医药要协同发展,事业发展与行业安全要“两手抓、两手硬”。比如,在科技创新方面,通过建设一批科研平台,产生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攻克一批重大疾病技术难点,提升一批临床专科能力,不断汇聚医学科研创新合力,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在人才队伍方面,着重引进高端、培育中端、夯实基层,加快推进人才强卫建设。

“我们始终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坚持把不断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刘勤社表示,陕西在卫生健康领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持续推动“三医联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破解人才和信息化瓶颈,着力在强基层、建机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同时,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健康陕西建设、疫情防控、健康扶贫、综合医改、“一老一小”健康保障、中医药传承创新、行风建设等各项重点业务工作,确保事业发展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进。

全方位  全周期

当前,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有了更高的期盼。全面满足民众和社会的需求,织密服务网,为的是确保每一个人都不被落下。

“我们深入推进健康陕西17项行动和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努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和健康治理能力。”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刘宝琴介绍,陕西还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加强因病因疫返贫致贫人群风险监测和精准帮扶,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积极构建“12+6+N”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全力提升县域“五大中心”和医共体运行水平;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开展医养结合,认真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发展婴幼儿照护和托育服务;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山西省正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设中医药强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聚焦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着力打造“369”工作矩阵。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武晋介绍,“3”是以夯实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医药服务体系“三大基础”为支撑,筑牢健康保障和事业发展根基;“6”是以深入推进“136”兴医增量提质工程、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固本强基工程、县级三所公立医疗机构赋能增效工程、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工程、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工程、清廉医院建设工程等“六项工程”为抓手,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9”是以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国家级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试验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卫生应急综合试验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试点、“5G+远程医疗”试点建设等“九个试点”为突破,全面激发事业发展活力。

青海省正持续推动健康工作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苏全仁表示,青海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健康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全覆盖、青南和环湖支医、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重点工作,多举措提升健康治理水平;整体科学谋划,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加大普惠托育和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多层次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集中政策  集中资金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重点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受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基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质量医疗健康需求,推动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差距,既是推进健康宁夏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田丰年表示,宁夏将加快建设优质均衡、布局合理、协同服务、资源共享的医疗服务体系,集中政策和资金全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强化卫生人才科技支撑,实施骨干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引进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按照“基层下订单、上级送服务”和“诊疗+技术”组合式培训模式,为基层培训一批复合型骨干人才。同时,将“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卫生健康行业特色基地”作为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提升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治理水平。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主任顾清介绍,天津市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为核心,通过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和中毒检测救治“六大中心”,实现急救绿色通道“一路畅通”。院前医疗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维持在100%,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全市有28家医院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全市24家医院创建卒中中心,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发挥三级医院专科核心作用,建立了胸痛、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眼科、口腔、精神、儿科、妇产科等15个跨区域专科联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加强京津冀区域专科协作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在全国首批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2022年增加项目数至55项。在全国先行试点开展护士区域注册,减少护士执业束缚和审批环节,护士执业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实施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镇区域初步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我们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深入推进健康兵团15项专项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卫生应急救援体系,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闫卫华认为,在强基层方面,要加快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满足群众疾病预防和救治需要,做到病有所医。“一方面,要不断健全兵团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服务与精神心理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使群众看病就医首诊在基层;不断加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健康管理服务,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同时,做好兵地融合工作,推动兵地医疗卫生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