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痛!小腿经常抽筋,千万别大意!当心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抽筋其实就是肌肉痉挛。发作时,肌肉会不自主、无征兆地过度收缩,并伴随压榨样的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十秒,抽筋部位甚至硬得像块石头,多发生于小腿和脚趾,可分为原发性肌肉痉挛和继发性肌肉痉挛两种:
原发性肌肉痉挛
01
低钙血症
这里指的可不是骨头缺钙,而是血液中的钙离子的缺少。我们体内的钠、钾、镁、钙等电解质在保持一定比例时,神经和肌肉才能正常运作。血钙浓度低了容易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稍微一点刺激就会引起肌肉痉挛。
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能会导致低钙,孕妇、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高,正常饮食不能满足钙的需求而造成低钙;绝经后的妇女、老年人由于对钙吸收能力很低,也会导致血钙的缺乏。因此,他们跟普通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出现抽筋。
大脑发生病变,发出错误指令,肌肉执行错误命令后出现肌肉异常收缩。脑炎、癫痫也会导致大脑的病变,从而传达异常信息。
除了上述所说疾病,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当出现跛行、腿抽筋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也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造成下肢动脉狭窄,肢体血液供应不足,早期会出现足部发凉,小腿抽筋、疼痛,不及时救治则可能会发生肢体坏疽。
补钙
多晒晒太阳,多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色绿叶菜。必要的时候,或者需钙量多的时候,可以吃钙片。
驱寒保暖
经常夜晚抽筋的朋友,可以在睡前用温热的水泡泡脚,但不要超过15分钟。晚上睡觉时,也要盖好被子。
按摩拉伸
睡前按摩小腿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适当伸展一下肌肉,尤其是容易抽筋的肌肉部位。
规律锻炼
加强锻炼,改善血供,增强肌肉收缩能力,可以有效预防抽筋。但同时要防止肌肉过度疲劳。运动前要充分热身和拉伸,以防出现肌肉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