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宁夏 > 健康科普

研究表明,这个行为与更频繁的心律失常有关!你需要做好这6件事

发表时间:2022-01-19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号 阅读量:

你是心律失常吗?

心脏跳动伴随人类生命的始终。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是快慢一致、搏动有力的,每分钟大概跳60~100次

如果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出现心跳过快、过慢、时快时慢,或者漏跳一拍,都属于心律失常。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50万左右的心脏猝死案例中,80%以上都是心律失常所致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

  • 在测试了包括咖啡因、睡眠不足、饮食等一系列常见的心脏病触发因素后发现,只有酒精摄入与更频繁的心律失常有关联

  • 饮酒对房颤患者而言,更是百害而无一利,甚至会增加致死风险

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WHO 建议:“适度饮酒”应改为“越少越好”。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6种心律失常各有表现

1.早搏

心脏工作时,如果提前出现一次跳动,之后停顿一下,就像是演奏舞曲乱了节奏,这种情况被称为早搏。

早搏可表现为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跳暂停感,频繁的早搏可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

2.心动过速

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就算“超速”了,医学上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更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3.心动过缓

通常认为心率慢有利健康长寿,但这个慢也有限度,如果每分钟低于60次就算心动过缓了。


严重的心动过缓(低于45次/分钟)容易造成血液流速减慢,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供氧变差,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等反应,严重的会导致晕厥,诱发心绞痛,甚至危及生命。

4.房颤

即心房颤动,表现为心跳时快时慢,完全没有规则,往往被患者描述为“心跳得乱极了”。

研究发现,房颤可使中风的风险增加5倍,因为它会让血液淤积和凝结在心房里。

5.室颤

心室颤动是心律失常最致命的一种类型。由于心室处理了循环系统的大部分“重体力活”,室颤会导致血流几近停止。

临床症状包括突然的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

6.房室传导阻滞

如果来自于心房的电脉冲信号过弱,或传导不正确,无法传到心室,会造成心动过缓,甚至有心脏骤停的风险。

做6件事预防心律失常

除了避免饮酒外,做好以下生活细节,可以减少那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

1.低盐、均衡饮食

低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均衡搭配,健康人可遵循“碳水化合物50%~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的膳食结构。

避免过度油腻和生冷的食物,同时戒烟酒。

2.注意休息和适当运动

推荐健走、游泳、太极拳等,建议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的整理运动。

3.稳定的情绪

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能宽慰自己,尤其是有心脏病的患者。

4.避免过瘦或过胖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我国通常认为体重指数(BMI)≥24为超重,体质指数(BMI)≥28为肥胖。

5.自我监测

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

生活中,可以多摸摸脉搏,正常人为60~100次/分;超过这个范围为心动过速,小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

6.合理用药

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等都是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