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宁夏 > 健康科普

夏季出汗多,伤津液,损阳气,补气养阴只需三味药!

发表时间:2025-07-07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阅读量:

夏日炎炎,汗如雨下后突然心慌气短;熬夜加班,明明困倦不堪却心烦难眠;大病初愈,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口干舌燥……这种身体被“掏空”、能量“告急”的感觉,你是否也经历过?被誉为“补气生津固脱第一方”的生脉散能拯救你的“能量告急”。

病机解析

生脉散所针对的核心病机是气阴两虚。气和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阴液则具有滋养、濡润的功能。正常情况下,人体气阴充足,相互协调,维持着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然而,多种因素会导致气阴耗伤。外感温热病邪,如流感、肺炎等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热邪容易损伤人体的气阴;长期过度劳累、熬夜,会使身体消耗过多的气和阴液;情志失调,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会暗耗气阴;此外,年老体弱、久病不愈等,同样会导致气阴逐渐亏虚。

气虚则推动无力,身体会感到疲倦乏力、气短懒言;气不固摄,会出现白天不自主出汗等症状;阴液亏虚,不能滋养濡润机体,就会出现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自觉两手心、两脚心发热,心胸烦热)、大便干结等症状。而心、肺、胃等脏腑对气阴的需求更为敏感,气阴两虚时,这些脏腑的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出现心悸、咳嗽、口渴等表现。

生脉散正是针对这种气阴两伤,气不固津”的核心病机而设。

生脉散

生脉散以功效命名,全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组成,共同发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在生脉散中担君药”之位,堪称补气界的王者。

当人体气阴两虚时,元气亏虚,身体就像失去动力的机器,出现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

人参大补元气,能迅速为身体补充能量,增强心肺功能,推动气血在体内顺畅运行。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作臣药”,是滋阴生津的能手。在气阴两虚的情况下,不仅气虚,阴液也会亏损,就如同干涸的大地,急需水分滋养。

麦冬犹如一场及时雨,能入肺、胃、心经,滋润肺、胃、心之阴,补充人体因热盛、汗多等原因损耗的阴液,缓解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心烦失眠等阴虚症状。

同时,麦冬的寒性还能稍微制约人参的温性,避免补气温燥太过,使全方补而不燥。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其酸味能收敛耗散的肺气,固涩津液,防止体内气阴进一步流失。

当人体出汗过多时,气随津液而,五味子可敛肺止汗,减少气阴的损耗;此外,它还能调和诸药,引导人参、麦冬更好地发挥益气养阴的功效

总的来说,人参补气,麦冬滋阴,五味子敛阴,三味药一补一清一敛,相互配合,补中有清,清中有敛,使气复生,汗止,使生命之脉(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得以恢复充盈和稳定。补敛结合,这是生脉散区别于单纯补气或单纯滋阴方剂的关键所在。

应用分析

生脉散创立之初主要用于热病后期、大汗伤阴耗气的危重证候。随着时代发展,其益气养阴敛津的核心功效,在现代医学领域展现出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以下表现为气阴两虚的多种情况:

呼吸系统病症气阴两虚型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等适用。肺主气,司呼吸,当肺之气阴不足时,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就会引发咳嗽。

有些人咳嗽很久都没好,干咳无痰或少痰,同时伴有气短、乏力、咽干口燥等症状,这可能是气阴两虚导致的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缓解期,往往存在肺脾气虚、气阴不足的情况,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动则气短、乏力等此时使用生脉散,可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系统中因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引起的突然感到心慌、心跳加快,伴有气短、乏力,稍微活动后症状加重,也可用生脉散,因为心脏的正常搏动需要气阴的滋养,而麦冬善滋养心阴,清心除烦。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生脉散在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现代临床更是研发和推广了“生脉注射液”作为常用的中成药急救药品。

心力衰竭患者多存在心气不足、气阴两虚的情况,生脉散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的射血能力,减轻患者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其他病症中暑后气阴两伤,人体大量出汗,气随津脱,出现口渴、乏力、气短、心慌等气阴两伤的症状。此时,服用生脉散能迅速补充气阴,缓解中暑后的不适症状。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气阴两虚的症状也可以用生脉散。

生脉散可以作为日常养生保健的良方,通过补益气阴,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亚健康状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存在差异,在使用生脉散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