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采访宁夏新冠肺炎治疗中医专家的颠覆性收获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治愈率之高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瞩目。在整体的治疗方案中,中医参与治疗度达到98%,也确实堪称“一抹亮色”。事实上,宁夏在本次治疗新冠肺炎中,行动快,中西医专家共同查房、会诊、治疗,是宁夏取得好的治疗结果的亮点和保障。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猛,具有如此之强的传染性,是医疗工作者始料未及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医疗工作者自身也被传染。新冠肺炎病毒与SARS相比,传染性更强,发病人数还要高,同时具有潜伏期长、病毒入侵能力强、行踪隐秘、且攻击多器官等特点,增加了救治难度。但为何中医药治疗能够发挥奇效呢?
据说,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看见瘟疫流行,就找了一块空地,搭起医棚,架起大锅,给人们舍药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而近年来,人们总认为,针对急性病,西医要比中医治疗见效快的说法占了上风。于是,许多人一不舒服或有感冒,总想通过输点液体尽快缓解病情。这种认识和做法也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对与错来评价。关键是,病毒性感冒不一定要用抗菌素,更不用静脉输注抗菌素,而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旨在扶正驱邪,平衡阴阳,根据其优势和特色。
宁夏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的一位西医专家坦言:西医治的是人的“病”,是通过化验、检查结果分析之后,确定对症的治疗方案并给予实施治疗,常常是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的是病的“人”,是从人的整体机能状态来考虑,进行干预调整,更加关注机体的整体功能。
宁夏在本次中医治疗过程中,突出了两个特点:辨证性和创新性。这里的辨证性是指,宁夏的中医专家们辨证结合当地气候和地理特点,制定了《宁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既有国家的总体防治方案,又具有宁夏的实际情况,其实就寓意着创新。因此,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专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诊疗方案,综合应用清肺排毒汤、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达原饮、升降散等传统经典方剂,结合患者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精准施治,既吸收了源于湖北武汉等地域性气候特点湿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理论认识和经验,使其更符合宁夏新冠肺炎病因病理特点。西医、中医专家每天参加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共同拟定诊疗治疗方案,患者住院期间均全程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参与治疗的72位患者,有71位应用中药汤剂治疗,占98.6%。经中医药治疗,患者发烧、咳嗽、乏力症状显著改善,其中6位重症患者,高热不退、咳嗽严重,在辨证使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加服了安宫牛黄丸,患者热退咳止效果显著。通过实践证明,中医药对减轻轻型、普通型患者发烧、咳嗽、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效果,对防止疾病向重症、危重症发展,提高治愈率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阴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疾病发于冬春季节,病因为感受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戾之气。宁夏今年冬季气温偏高,几乎没有下雪,常年也是干旱少雨,地理气候干燥,病因温热夹燥,因此疾病当属温热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因此病位在肺。病变初起见发热、咽痛、咳嗽少痰等肺卫症候;部分病人有恶心、纳差、腹泻、舌苔腻等湿困中焦、脾胃运化失常症状,这也与该病发于武汉,多雨潮湿,病理过程中仍然夹有湿邪有关。因此,今年宁夏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位为温热夹燥犯肺,夹湿泼及于脾。因年龄、体质不同略有差异。这应当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前提和保证,同时也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不仅如此,宁夏中医还在此次的疫情防控中,推出了中药口罩、中药防疫香囊等特色研发产品,通过芳香避秽、净化环境进行预防,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战胜疾病。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银川市中医医院还联合开发研制出预防新冠肺炎中药制剂,“益气防瘟合剂”、“益气固卫合剂”,在全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及中医医疗机构调剂使用,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救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中药治疗的保障。
尽管目前,宁夏中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治疗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距离总结实战经验,还为时过早。但无论如何,它对提振我们及战胜疫情,树立宁夏中医的新形象,无疑开了个大大的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