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话不尽的纸短情长------记发生在大武口区理工学院集中隔离点的暖心故事

发表时间:2020-02-29 来源:大武口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阅读量:

一封感谢信,一句问候语,一顿可口的饭菜,一台可联网的电脑,一包种类多多的零食,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让原本不相识的人有了交集,有了暖意,有了不舍。

“不知疲倦,随叫随到”----随时候命的“服务员”

“您好!有什么能帮助您的?”承诺24小时不断线,全天候为隔离对象提供接送、采购生活物资、药品等服务。他们用一部电话、一颗热心、一份情怀,温暖了百余隔离群众,温暖了这座小城。他们,就是理工学院集中隔离观察区的“服务员”。

宁夏理工学院集中隔离观察区自2月16日启动以来,随着返校人员回流加速,收住的隔离人员从刚开始的4人增加至120人,在12个隔离观察区收住人数最多,服务的压力也在每日剧增。团队9个人需要负责120个隔离者,男女老少都有,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3岁,141个隔离房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楼栋,不同的楼层,除了每天两次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外,根据服务群内群众的需求购买零食、生活用品,都是大家的每日工作。

牙痛、高血压、胃痛,送医送药,全方位服务不落下,几乎人人都是脚不停步的忙碌状态,每天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改进操作,完善方案。每一天完成对隔离对象的巡视后,窗外已是漆黑一片。

微弱的灯光下,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服务人员还在核查信息,完善报表,准备第二天的物品......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

晚上8点,10点,12点,凌晨1点,2点,4点,6点,一批批集中隔离人员从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时段送过来,不管多晚,工作人员都耐心、认真的为他们讲解隔离注意事项,细心的为他们发放生活用品,叮嘱疫情防控关键点,只为彼此保重,平安隔离,平安回家!

“你的担忧,我来分担”----温暖人心的“代办员”

“您好,我家孩子上初三,这个房间没有电脑,孩子没有办法上空中课堂,您能给想想办法吗?”

“您放心,我们一定第一时间想办法给您解决!决不耽误孩子的课程!”

为了帮助隔离对象解决孩子“空中课堂”的问题,他们主动与理工学院对接,协调配备45台电脑,连夜安装完毕,第一时间为初三、高三学子畅通了网络,确保“防疫和保学”两不误。

隔离观察期间,隔离点医护人员、人社局工作人员、理工学院后勤保障人员每天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对隔离点入住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环境消毒、物资保障、心理指导和生活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在照顾所有隔离人员生活起居的同时,又在微信群里陪大家聊天,帮助解决需求和困难,畅通各个房间的WIFI,缓解隔离人员的心理压力,为隔离人员营造了一个安心、舒心、顺心,充满爱的隔离环境。大家很快就适应了隔离的生活,也从最初的孤单与无奈,变为感动、理解、支持、回馈,更加感同身受!

不是家人,胜似家人----暖心暖胃的“大管家

“今天外面阳光真好,终于可以回家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2月27日下午15时,对大武口区居民魏先生、王女士一家四口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快乐日子,经过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各方面指标均稳定正常,达到了解除医学观察的标准,正式解除隔离,一家人怀着喜悦的心情安心回家了。

临行之前,魏先生一家觉得,在隔离点接受医学观察,虽说不能像家一样,但在这里,他们一样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了感谢这段时间理工学院隔离点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照料和辛苦付出,他们一家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向理工学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你们的可爱,在于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舍昼夜的付出和坚定必胜的决心,这些就像一把把保护伞,护我们周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信中真情流露,真诚的文字让人十分暖心。

暖心不过细节。由于隔离观察区很多都是一家人入住,孩子都是分别由父母各带1个分睡两个房间,为了方便孩子就餐,工作人员细心地给孩子们准备了清淡的食物,小饭盒,小勺子。还给孩子们购买了薯片、果冻等小零食和水果,暖胃与暖心同等重要。

一封来自隔离群众的感谢信,书写着不被隔离的爱,温暖着每一位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在这里,我们隔离病毒,但从不隔离爱心与责任,每一位被隔离者不会成为一座孤岛,我们在细心的守护他们,而他们也在用心的感受!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他们未曾一刻停歇

他们逆行而上

从未懈怠

只为风儿吹来

春暖花开

为入住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的学生讲解需要注意事宜

给入住学生们准备的零食“大礼包”

为入住学生配送生活物资、零食

为入住学生安装调试电脑

隔离点小学生为工作人员送上“爱”的拼图

解除隔离,合影留念

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