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带”“绘” 西夏区织密“健康惠民网”
近年来,西夏区以医联体建设发展为契机,锚定“健康西夏”战略目标,通过专家下沉、学科帮扶、健康宣讲等创新举措,将优质医疗资源源源不断注入基层,在西夏区打造出一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基层“健康惠民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打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局面。
专家“沉下去” 基层医疗“强起来”
周二清晨,西夏区平吉堡卫生院诊室外已排起长队。来自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老年科的主治医生卫永建,已然投身忙碌工作。“王阿姨,您哪儿不舒服?”“李大爷,您现在需规律服药,一个月后记得复查。”“张大妈,您这胳膊还得坚持做我上次教的康复操。” 周阿姨满脸笑意,说道:“卫医生年轻,医术却很好,还是自治区中医院的医生。以往我这胃病,每个月都得跑一趟中医医院,如今卫医生来了,在家门口就能瞧病抓药,太方便啦!”
自2019 年西夏区成为首个医改试点县区以来,由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牵头的西夏区医疗健康总院,始终坚持输出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医疗资源与医疗技术人才“双下沉”。秉持着 “因地制宜、填平补齐” 的科学原则,全面综合考量成员单位的实际状况以及当地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深入开展精准高效的 “点对点” 医疗帮扶工作。这一系列扎实有力的行动,切实让优质医疗资源广泛惠及基层百姓,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为他们的健康福祉提供了坚实保障。
技术“带下去”医疗服务“赶上来”
为切实有效提升辖区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充分凸显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过程中的独特优势,西夏区医疗健康总院积极主动出击,精心组织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组建一支专业精湛的专家团队,针对辖区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全方位开展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推广培训工作。
在镇北堡镇华西村卫生室内,村医任君明正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跟随来自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的老师学习督灸技术。“《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病在督脉治督脉’。督灸能够精妙地将经络、俞穴、药物、艾灸的综合功效融合为一体,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行气破瘀、通痹止痛、调和阴阳以及激发人体免疫力等诸多显著功效。” 中医院的老师深入浅出地详细讲解道。任君明满怀感激地感慨道:“真心特别感谢老师们不辞辛劳把技术送到家门口,还手把手耐心教我们。我这个卫生室里老年人居多,经常被腰酸腿疼的毛病困扰。以前只能用普通艾灸,现在学会了督灸,就能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大医院级别的优质服务了 。”
近年来,西夏区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创新性地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搭建起以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为核心龙头,5 家乡镇卫生院、7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关键枢纽,17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4 家村卫生室以及 12 家中医诊所为坚实网底的中医药服务网络。10 余种中医适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走进千家万户,让三甲医院的先进诊疗技术借助 “高速通道” 直抵社区,使得基层的 “健康守门人” 成功转变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 “毛细血管”,形成预防 - 治疗 - 康复的全周期健康守护闭环,真正让中医药惠民的温暖春风化作润泽千家万户的及时好雨。
蓝图“绘起来”织密健康“惠民网”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重点在于输送软实力和硬实力,为基层医生和医疗队伍赋能,让更多人民群众有机会接触并受益于优质医疗资源,同时为基层留下更多‘带不走的医疗技术’。” 西夏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马春宁明确表示,将计划通过 “四个着力” 进一步深化协作:一是着力强化技术帮扶,定期选派专家前往基层开展坐诊、健康指导等工作;二是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为基层医疗机构开辟免费进修通道,组织常态化的业务培训;三是着力推动机制创新,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四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中的特色优势,让群众在 “家门口” 就能便捷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展望未来,西夏区医疗健康总院将持续积极探索 “医防融合” 的全新模式,在慢病管理、健康宣教、家庭医生签约等领域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凭借专业力量为基层卫生服务赋能增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 “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持续织牢织密这张覆盖基层的 “健康惠民网”,为西夏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