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宁夏爱卫办关于报送2019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暨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评估工作报告的报告

发表时间:2019-12-17 阅读量:

全国爱卫办:

现将2019年宁夏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暨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工作情况(见附件)报上,请审阅。

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12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不断优化城乡环境卫生,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厕所状况,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关于开展2019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暨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宁夏爱卫办组织各市、县(区)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及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2019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及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评估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强力推进工作落实

(一)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一系列规划和方案。自治区爱卫会印发了《自治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自治区“爱国卫生日”活动实施方案》《自治区“厕所革命·决胜小康”专项行动计划》等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我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市、县、乡、村。各市、县(区)爱卫会也都制定印发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及相关配套文件,为整洁行动任务落实提供政策保障。

(二)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建立了自治区“爱国卫生日”活动制度,建立健全“月主题、月例会、月安排、月督导、月通报”的“爱国卫生日”活动长效工作机制。结合自治区“爱国卫生日”活动,不定期对各市、县(区)城乡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抽查,各市、县(区)也组成督导组逐级进行督导检查,并按月通报。二是建立卫生创建约束机制。自治区爱卫办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和复审重要指标,对年度目标未完成的地区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

(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明显。协调配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房建设等部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一是坚持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相结合。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全区下达农村改厕及污水治理资金6.08亿元,计划改造卫生厕所15万户,目前已完成10万户;新建及改造污水处理设施118座。全区川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65%和30%,山区这两项指标也明显提高。二是坚持垃圾处理与村庄清洁相结合。修订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规划,今年全区已新建垃圾填埋场6座,配备垃圾箱1.1万个、垃圾收集及转运车2262辆,整治销号非正规垃圾堆放点30个,在永宁县等5个县区试点开展可回收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立足“五清一绿一改”,相继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战役、春季战役、夏季战役,参与群众96.8万人次,全区川区村庄垃圾治理率达65%,山区村庄垃圾治理率逐步提高。在利通区等11个县(区)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整县打包运营,在隆德县等11个县(区)设立公益性岗位选聘当地贫困户等为保洁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三是坚持村庄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统筹生态保护修复、农村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布局等要求,配套完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村庄规划工作已完成1.3万个自然村调查分类和19个村庄“多规合一”试点。危窑危房改造3万户,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建设特色小镇12个、美丽乡村132个,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自然村通硬化路比重达到84%,4G网络覆盖达到98%。

(二)环境卫生整治深入开展。一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和“爱国卫生日”活动。组织开展了第31个“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银川市在兴庆区南门广场开展主题为“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启动仪式,自治区、银川市及各县(区)爱卫会成员单位、医疗机构等62家单位参加了启动仪式;按照“政府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全民参与”的工作原则,每月最后一个周五,组织全区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及城乡居民,统一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参加活动的干部群众达30余万人次。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集中整治责任区域的环境卫生,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二是健全长效机制与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结合“爱国卫生日”等活动,进村入户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开展房前屋后卫生清理,探索总结了贺兰县欣荣村义务巷长制、利通区朱渠村环境卫生笑脸积分制、泾源县新旗村乡村治理积分卡等经验做法。三是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以克论净、深度保洁”环卫管理模式,全区建立健全“机械深度洗扫+人工即时保洁”的环卫新机制,落实“垃圾不落地”硬指标。中卫市沙坡头区借鉴城市“以克论净”标准,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定新规,即“5个3”(即每天三清扫、三保洁,地表垃圾不超过3处/百米,停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路面尘土不超过30克/平方米)和“9个无”(即无生活建筑垃圾、无树挂、无瓜果皮壳、无白色污染、无人畜粪便、无柴草堆放、无污泥积水、无乱占乱建、无拴养牲畜)。同时,按照垃圾减量化要求,采取源头分类、就地消纳等措施,降低垃圾转运成本,减少终端处理压力,集中收集转运的垃圾。四是积极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焚烧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宁夏城市环卫保洁和垃圾处理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明确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时间表,有条件的市县还单独或联合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银川市积极开展国家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出台了《银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建立了垃圾分类“互联网+资源垃圾”回收的经营模式,开展居民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活动和厨余垃圾定时定点收集。五是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组织5个国家级和3个自治区级监测县(区)每月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防治媒介生物性疾病提供决策依据;结合2018年乙脑流行形势,今年重点对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等11个重点县(区)开展了农村地区蚊媒孳生地治理和蚊媒集中、统一消杀工作;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对畜禽养殖场(包括散养户)的牲畜粪污进行彻底治理,并定期对圈舍内外开展蚊媒集中消杀工作,有效防控了乙脑等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发生。

(三)卫生城镇及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以创卫促爱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我区新申报了固原市、中卫市和灵武市3个国家卫生城市,永宁县、隆德县和中宁县3个国家卫生县城及永宁县闽宁镇、灵武市白土岗乡和原州区黄铎堡镇3个国家卫生乡镇,即将接受国家的暗访和评估验收。同时,创建自治区卫生乡镇6个、卫生村11个。全区各地通过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区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积极开展了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村、健康主题公园、健康企业和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示范点,目前已命名33个自治区健康“细胞”建设示范点和8个健康家庭示范户。

(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实施了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特殊人群标准化无障碍如厕设施配置不断完善,进一步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厕所进行升级改造,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厕所标准化管理,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厕所长效管理制度和清扫保洁工作规范,营造了良好就医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及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短板。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和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经营等方面受理念、方法等因素制约进展缓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运维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群众主体作用仍未有效发挥,环境整治多以突击整治为主,存在多部门管理和未形成由专业队伍用专业设备干专业事情的长效机制。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受经济条件和财力限制,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依然较低,农村公厕数量少、标准低,农村卫生户厕普及使用率还较低,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难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制约了城乡环境卫生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群众参与程度较低。个别居民环境卫生意识较差,存在乱丢垃圾、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部分区域“脏乱差”问题时有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间统筹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督促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健全组织管理、资金投入、部门协作等方面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二)围绕实施城乡环境整洁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持续做好“爱国卫生日”活动。组织动员乡村干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爱国卫生日”活动,倡导“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二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继续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做好农村户厕技术指导,开展卫生学评价,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厕所整洁专项行动,落实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厕所“旱改水”,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三是加强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加快推进贫困县(区)卫生县城、乡镇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拟评选30个健康“细胞”建设示范点和20个健康家庭。四是做好农村地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持续强化蚊媒孳生地治理和蚊媒密度集中、统一消杀措施,继续做好健康科普和健康传播工作,有效防控媒介生物性疾病流行。

(三)大力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以实施“健康宁夏行动”、“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大活动为主线,结合卫生宣传日,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摒弃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推动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