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治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04号提案答复的函
宁卫计函发〔2016〕345号
民建宁夏区委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在宁夏公共场所配备AED设备的提案”收悉,我委积极与会办单位自治区财政厅沟通,主动征询了办理意见,现就提案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在公共场所配备AED是一项系统工程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现场急救设备,通常配置于有大量人员聚集的购物中心、机场、车站、饭店、体育馆、学校等处,在欧美、日本及我国的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使用较为广泛,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也在机场、医院、体育场馆等配备了一些。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目前已配备AED的数目不超过1000台,制约AED在国内的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AED在我国属三类医疗器械,在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正如提案中所提到的“免责”问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因未能解决公众现场实施AED除颤救治的法律问题而放弃在世博园区配备AED。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鼓励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伤病员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不承担法律责任”,为公众使用AED实施现场急救提供了保证。二是对使用者的培训、对设备的管理维护需要专业队伍做支撑,设备的安装需要公共场所业主的配合与支持。三是AED设备价格不菲,需要专项资金的持续支持或社会各界的捐助。四是社会大众对AED设备的认知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在公共场所配置使用AED非常重要的条件。因此,我们认为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设备法律先行是保障,资金支持是基础,专业培训和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是核心,设备管理维护是关键,缺一不可。
二、扎实做好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
AED仅适用于室颤患者,对于心跳骤停超过几分钟,尤其是没有及时行心肺复苏(CPR)的患者,AED的抢救成功率大大降低。而90%以上的心源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致,CPR能延长室颤持续的时间,为争取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在现阶段广泛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更显必要。近年来,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通过进学校、进社区、举办市民开放日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下一步在全区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将以“十三五”期间宁夏紧急救援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技能“五进”(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推动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积极推进公共场所配备AED工作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公共场所配备AED是提高 心源性猝死存活率的重要手段。基于我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公共场所配备AED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立法工作。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刘天锡等11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公共卫生地方立法的议案”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办理,我委参与了公共卫生地方立法起草工作,已经形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卫生服务促进条例(草案)》,正在按程序办理,计划年内出台。根据贵会的提案,我们将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将规范使用AED实施现场急救的“免责”条款纳入其中,为公共场所配备使用AED提供法律保证。
二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要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按照产品说明书、技术操作规范等要求使用医疗器械”。美国实施的公众电除颤计划(PAD)必须对AED使用者要进行3.5~4小时培训,并取得 AED培训合格证,每2年需更新一次;杭州市规定只有获得美国心脏协会CPRAED证书或初级救护员证书的人员方可使用AED。培训宣传要先行必须有一支专业队伍作保证,我区目前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尚不完善,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正在积极推进自治区和地市级紧急救援中心项目建设,让紧急医学救援有阵地、有队伍、有设施,在开展专业救援的同时面向社会普及紧急医学救援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为AED的推广使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三是多措并举拓宽渠道。配备AED需要科学设置和持续性的资金支持,用于设备配备、保养维护、培训宣传等。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时候,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调研,拟定方案组织专家论证,积极与自治区财政厅进行协调沟通申请专项资金开展此项工作,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我们已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卫生服务促进条例(草案)》中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理念。
四是通过试点逐步推广。在公共场所配备AED是一项新生事物,是一种新的急救理念,如何配置、怎样管理、由谁维护等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积极跟踪国内公共场所配备AED的发展,学习借鉴发达省、市的做法和经验,一旦条件成熟,我们将首先在银川市选择机场、车站、体育馆、综合医院等场所进行试点,与这些场所的管理者签订协议,对配备AED的场所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专业团队定期跟踪收集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向全区推广。
最后,衷心感谢贵会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你们关注民生、关心健康的热忱感染激励着我们。作为卫生计生主管部门,我们将忠实履行职责、服务百姓健康,积极推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支持、提出宝贵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8月4日
抄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督办处,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转载于:原创转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