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答复的函
余剑雄、 张杰、高继飞提案者:
您提交的《关于促进宁夏中医药创新繁荣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 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主要工作
近年, 宁夏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助力健康宁夏建设,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一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立以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为龙头, 各级各类中医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1986年建院时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近年来着力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强中医药研究体系建设,临床和科研相互促进、成效显著。医院主动担当、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2012年联合30家单位成立宁夏中医医院医疗集团,以提升管理能力、注重人才培养、开展技术帮扶、加强科技研发为重点 ,以院院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宗旨 ,持续加快医疗集团整体发展。2015年联合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医疗联合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2019年联合32家单位成立西夏区医疗健康总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更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一是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宁夏医科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提升能力、改革创新理念,是全区唯一中医药类本科高校。开设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等5个专业, 有1个自治区一流学科、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每年培养人才近200名。二是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各部门积极支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 , 完善表彰奖励机制。1人获评自治区“塞上英才 ”、14 人次享受国务院或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资助培养中医药中青年拔尖人才24人, 获评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青年岐黄学者2 人、 国家西学中优秀人才3人, 评选表彰自治区和基层名中医42人、突出贡献奖10人, 培养西学中高层次人才57人 。三是强化中医药骨干和基层人才培养 。建设2个国家中医住培基地,培训中医住院医师592名 、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1835名 ,培养老中医学术继承人190名、优秀骨干人才182名。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84人。建立中医古籍室, 增加电子古籍456种, 4133卷, 收集整理 83 条中医传统知识。
(三)提升中医药管理能力。完善中医类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出台《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满足群众多元化中医药服务需求。推动公立中医类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总量核增5%-20%。实施6个国家 重点专科学科、5个县级中医医院“ 两专科一中心 ”建设和17家单位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2个国家级区域诊疗中心、9个自治区级中医专科联盟、107个中医重点专科、2个全国 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投入1550万元支持 28 个中医馆内涵建设和50个中医阁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升级,加强全区治未病中心(科)建设,支持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中医药干预。持续实施京宁、闽宁中医药合作, 8月下旬在固原市举办第九届北京中医药专家宁夏行活动。
(四)发展中药材产业。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自治区政府出台《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积极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发展宁夏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自治区财政加大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投入。二是区域特色发展。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出版《中国中药资源大卷 ·宁夏卷》,同心县银柴胡、隆德县黄芪和秦艽等获批“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设种质资源圃2个、培育中药材种植和产地初加工龙头企业4家、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23个。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 。成立自治区中药材产业指导组、技术服务专家组和协会, 通过科普培训、技术服务等方式加强科技政策解读培训,举办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现场观摩会,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近 50 个中药材集中种植村开展技术培训和精准服务。
(五)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一是发展中医药养老产业。提高老年疾病诊治能力, 67%的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 成立了宁夏老年医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推广医康养结合,各级中医类医院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院,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和急性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二是完善中医药康养旅游体系。2023年4月成立大西北康养旅游联盟,助推“葡 萄酒+旅游 ”“枸杞+旅游 ”“养生+旅游”等特色健康旅游。发展以枸杞康养产品为支撑的康养旅游产业 ,培育“玺赞”等自主知名品牌60余个,中宁枸杞区域品牌价值达190.32亿元 ,百瑞源枸杞已成功创建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三是开发中医药康养新供给。各地深入挖掘中药材特色优势资源 ,积极开发中医药文化产品, 研制健康养生茶、膏方等中医药健康产品,探索延长中医药健康产业链。
二、下一步工作
我委将协同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农业农村、药监等部门,不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是健全完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发挥龙头引领、骨干带动、基层支撑作用。二是加快推动中医药学教育创新发展 ,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支持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 ,探索“ 西学中”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建设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 争取获评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 开展自治区和基层名中医评选,培养造就一批岐黄学者、“塞上英才 ”等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加强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 实施西学中能力建设培训工程、康复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考核。四是持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 强化重点和优势中医专科、治未病和康复等服务能力提升。继续实施“ 互联网+ 中医药健康服务”,优化完善中医医疗机构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五是建立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 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打造中西医协同“ 旗舰”医院、“旗舰”科室, 实施中医疫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项目。六是加快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发挥宁夏中药材、文化旅游、葡萄酒等特色资源,争取支持建设六盘山生态康养基地,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 宁夏模式 ”。感谢您对宁夏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 年8月1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处 505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