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2023年1月,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202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要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战略。要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层基础,打好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人民战争。
——2021年9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2021年6月7日至9日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我们在谋划和推进发展的时候,要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
——2021年1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
——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2020年10月29日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突发急性传染病往往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大,是重大的生物安全问题。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2020年6月2日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20年4月,对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
——2019年11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加强交通运输、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017年2月,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时强调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2016年7月,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疏漏。
——2016年7月,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
——2015年8月,就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013年6月,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