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为困难群众撑起“暖心伞”
6月19日,银川市上前城地区检察院检察官孙义臣来到灵武市某村,回访司法救助当事人王某。
王某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马某在外打工,承担着家庭的生活开销,夫妻俩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2012年12月的一场变故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同村村民李某与马某因琐事发生矛盾,在争吵推搡中,李某用随身携带的折叠刀将马某捅伤致死。案件的发生,如同一记重拳将这个完整的家庭砸了个粉碎。王某一家的生活急转直下,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王某身上。
为了维持生计、抚养孩子,王某搬到了父母家,开始四处打零工。因为忙碌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加之丈夫离世造成的巨大精神打击,王某患上了多种疾病,2023年又被确诊为肺癌。由于家中困难,她的治疗费用都是亲戚资助的。手术后,医院要求王某进行化疗治疗,但因家庭困难,她至今未做进一步治疗。雪上加霜的是,王某未成年的儿子小峰(化名)也患上了腹腔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疾病,辗转多地求医,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邻居的外债。
今年3月,作为乡村振兴指导员的孙义臣在走访中了解到王某家的变故,发现王某的丈夫马某死亡后,李某仅赔偿了28000元,全部用于马某的丧葬费。后续王某化疗、小峰吃药每月花费大概2000元,母子俩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每月924元的低保金。孙义臣认为王某家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将情况汇报给上前城检察院,该院决定启动司法救助程序。
上前城检察院联合灵武市检察院并层报银川市检察院,争取支持和指导。在孙义臣的带领下,办案团队多次往返于法院、村委会、王某家,向周边邻居调查询问,详细了解王某的家庭情况,以及案件判决、赔偿执行等情况,收集材料,分析汇总,与民政部门等充分沟通核实。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为王某和小峰争取到司法救助金25000元。
领到司法救助金后,王某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我后期的化疗终于有着落了,感谢检察机关给我的生活送来希望。”
近年来,上前城检察院着力打造“枫桥12309”信访接待,让司法救助不再是一次性救助,而是向多维度、长期性转化,将“检察为民”落到实处,为困难群众撑起“暖心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