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 > “八五”普法宣传

三面锦旗的温度

发表时间:2025-04-23 来源:宁夏法治报 阅读量:

别的话我也不会说,就想用这面锦旗表达我的心意。”近日,社区矫正对象林某来到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司法所,将一面锦旗交到工作人员手中。这是北京西路司法所今年以来收到的第三面锦旗。

林某曾是某厂的技术骨干,一年前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入矫后,北京西路司法所工作人员观察到,林某因为该案的发生心理负担过重,常常陷入深深的自卑。“他需要的不仅是监管,更要重新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工作人员为林某量身定制了矫正方案。一方面通过教育监管,帮助他改正错误;另一方面结合他的技术专长,引导他在公益活动中发挥价值。工作积极主动获得表彰,认领公益活动任务……林某的进步,工作人员看在眼里。

第二面锦旗的背后,是社区矫正对象王某从低谷中的蜕变。王某因腿脚行动不便且患有眼疾,被北京西路司法所给予全方位的教育帮扶。工作人员经实地走访、综合评估后,依法为其申请减免集中教育及公益活动,将法治教育改为“一对一”上门普法;逢节日,工作人员联合志愿者开展走访帮扶……入矫至今一年多来,工作人员留下的温暖记忆让王某感触颇深。

第三面锦旗是社区矫正对象陈某感谢之情的证明。“矫正期间,我深深地后悔当初不应该犯法,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使我在黑暗中看到一片光芒,解除矫正后我会踏实工作,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是陈某在解矫总结中写的一句话。陈某一年前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北京西路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入矫后,工作人员根据他的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矫正方案。临近解矫的几个月里,陈某因感情纠葛经常苦恼,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他的心声,全力帮助他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多次以案释法疏导情感纠葛,最终帮助其度过了那段艰难时光。

去年以来,北京西路司法所推行“分类管理+靶向帮扶”模式,对新入矫人员开展48小时社会调查,建立“一人一策”动态矫正方案,针对高风险对象,构建起“司法所主导+社区网格员跟踪+心理咨询师介入”的三方联动机制。按照“一类一主题、一类一课程”原则,开展分类教育。针对患重病、遭变故人员,落实一对一个别教育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