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三农”干部赋能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发表时间:2022-04-22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阅读量:

在永宁县乡村,活跃着一支本领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他们争当群众的“领头雁”和“贴心人”,为乡村振兴挥洒着汗水,带领村民书写共同致富的篇章。

温暖和煦的春风里,闽宁镇原隆村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下,羊儿惬意地吃着草。原隆村是“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移民村,受土地等自然因素制约,多数移民的收入来源于季节性务工。如何让村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一直是闽宁镇党委副书记兼原隆村党支部书记杨青思考的问题。经过考察论证,他发现养殖产业是突破口,结合闽宁镇支柱产业之一的光伏产业,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在光伏板下养羊?

“光伏板下植被覆盖好,看起来养羊可以,但真做起来行不行?”在村民的质疑声中,杨青走街串巷入户“推广”,争取养殖贷款解决投入问题,计算收益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先后有100多户村民加入养殖团队,建成33栋羊舍,存栏基础母羊2000多只。去年底,首批“光伏羊”顺利出栏,群众获利的同时,脱贫攻坚成果愈加坚实。

纳卫华是永宁县科技特派员,也是望洪镇农丰村驻村第一书记。他指导农户试种的南太湖特早葡萄获得成功,小小葡萄成为群众致富的“金果果”,去年种植户人均增收2万元。

在永宁县,像纳卫华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还有很多,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来自浙江大学的贾惠娟教授是永宁县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专家人才,她与纳卫华一同指导农户完成南太湖特早、巨盛一号、蜜光等葡萄新品种的引进,及起垄栽培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在‘三农’人才队伍培养上,我们坚持‘就地培养+外地专家指导’,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提升‘三农’干部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引进相关专家给‘三农’干部传经送宝,打造乡村建设人才队伍,以人才促发展、以发展促振兴。”永宁县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1年以来,永宁县共培训镇、村两级干部、农业农村系统干部、驻村第一书记1349人次,实现轮训全覆盖,使其“造血”本领全面提升,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力量。

此外,永宁县着力提升干部源头储备质量,把优秀干部源源不断充实到“三农”战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一批“85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其中担任乡镇党政正职的“85后”就有4人。注重从“三农”一线工作中选拔使用干部,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2021年以来,67名涉农优秀干部得到提拔、进一步使用、晋升职级,进一步激发了“三农”干部的工作热情。(宁夏日报记者 贾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