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西夏区:强帮扶稳就业 拓宽乡村振兴路

发表时间:2025-07-1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阅读量:

就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关系群众冷暖,关系民生底线。近年来,西夏区紧紧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精准培训、服务、帮扶等强有力举措,推动全区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贺兰山西路街道同阳新村时,54岁的张耀君已经拿着扫帚,开始了一天的保洁工作。这份看似平凡的乡村公益性岗位,对张耀君而言,却是全家生活走出阴霾、重燃希望的坚实支点。

2022年,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张耀君因腰部严重受伤失去劳动能力。妻子孙瑞在辖区就业帮扶车间打工,每月2000余元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开销。同阳新村“两委”在了解情况后,将张耀君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脱贫不脱政策”的保障机制,为他申请乡村公益性岗位,每月增加1800元稳定收入,同时继续享受医疗救助、教育补贴等政策。“这份工作就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我家的燃眉之急。”张耀君感激地说,他的儿子上学期间也获得了“雨露计划”资助,切实减轻了家庭负担。

西夏区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根据农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在涉农街道设置保洁、保安、绿化等岗位,不断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政策,确保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同时,印发有关方案,重点加大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到人到户产业项目支持力度,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通过帮扶车间就业补贴、劳务补助等资金扶持,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

清晨的西干村,宁静而祥和,走进肉牛养殖户马某利家,他正在给牛喂饲料,牛舍里传来阵阵“哞哞”声。提起以前的生活,他坦言“没法跟现在比”。

“我和妻子均身患残疾,前几年靠养牛维持生计,但因不懂科学繁育和育肥,导致收益很低。”马某利说,在西夏区残联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他家的困难与需求,随即将他们纳入西夏区残疾人产业帮扶基地学习肉牛养殖技术,他家的生活也由此出现了转机。

在西夏区残疾人产业帮扶基地,技术员从选种、防疫、饲料配比到科学育肥,手把手地为养殖户们传授全套养牛技术。除了技术赋能,基地还为部分养殖户提供灵活就业的机会,马某利和妻子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近年来,西夏区将产业帮扶作为提升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收入的“主引擎”,结合区域优势及产业特色,充分激发乡村振兴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作用,培育打造残疾人产业帮扶基地3家,扶持90户残疾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蹚出一条促进残疾人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同时,西夏区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创新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求职者能力清单、惠残政策支持清单,借助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对接,切实提高残疾人就业匹配成功率。投入资金鼓励扶持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公司等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提升残疾人职工岗位技能。打出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社保补贴、稳岗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帮助安置残疾人用人单位享受减免残保金优惠政策。

“感谢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以后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怀远路街道富宁村村民李川说,他参加了电焊工技能培训后,凭着所学技能提高了自己的收入。

“走走走,姐妹们!妇联在咱家门口举办电商直播培训班!咱们拿手的钩针活儿,这回要跟网上直播卖货挂上钩了,这能把咱钩的小玩意儿卖到天南海北去!”近日,贺兰山西路街道兴洲北街社区居民赵玉萍说。

在西夏区各类技能培训班上,处处都能看见真诚朴实的面孔,到处都是求技若渴、致富心切的群众,技能培训真正点燃了脱贫劳动力致富的希望。

西夏区各部门始终把技能培训作为就业帮扶的重要举措。西夏区妇联立足妇女实际需求,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打造“巾帼创业就业基地”“编梦芳华社”妇女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惠新”妇女手工钩织车间等品牌项目,有效推动妇女创业就业。西夏区残联以提高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水平为突破点,结合农村实际和残疾人需求,积极探索“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帮扶模式,做好残疾人就业帮扶政策的宣传和推介,解读好残疾人就业和生产劳动扶持优惠政策,不断提高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西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则对“六类人员”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的培训需求精准摸底工作,定期组织企业走访、回访,了解企业人才需求,采取“订单式”“定岗式”培训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就业对接机制,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创业内生动力。

日前,搭载西夏区务工人员前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就业的“就业直通车”从西夏区灵活就业市场驶出。40岁的牛海佳是镇北堡镇华西村村民,此前他一直在周围打零工。此次,通过西夏区灵活就业市场介绍,他在临河区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收入也将有所提高。“过去总担心出去打工没门路,现在政府牵头对接企业,还有专人带队,心里踏实多了!”牛海佳说。

“今年5月,西夏区成立驻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劳务工作站,在岗位收集、互访对接、劳动力输送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将为在临河区务工的西夏区居民提供从求职应聘、入职上岗到工作生活的全过程跟踪服务。”西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春侠说。

西夏区多措并举拓宽外出就业平台,先后与鄂托克旗、惠州仲恺高新区等7个区域签订劳务协议和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开发“点对点”服务。深化直播带岗品牌,举办“稳内拓外”招聘会进集市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对接区外企业用人需求,开展拓外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更加直接、高效的交流平台。

有“好饭碗”,才能有“好日子”。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不只要在数量上下功夫,更要让质量上台阶。西夏区将全力促进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牢牢稳住务工基本盘,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记者 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