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举措,推动西夏区医疗机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落细
2023年4月18日,北京长峰医院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9人遇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西夏区卫生健康局党组高度重视,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立即行动起来,及时部署安排,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思想认识等三项举措,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落细。
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思想认识。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严督细查,督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履行主体责任,找准火灾防控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先后3次召开西夏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动员部署会,传达学习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关于开展消防宣传“家喻户晓”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印发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明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和各医疗卫生机构主体责任,教育引导各医疗卫生机构增强红线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坚定有序开展“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坚决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三是组织局机关及3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传达“4.18”北京市市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火灾、“9.28”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一餐厅严重爆炸燃烧、“4.2”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北安小区较大火灾事故有关情况通报,教育引导各单位干部职工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机制,做到警钟长鸣。
认真履职尽责、排查隐患风险。一是局机关办公室牵头组织综合监督与医政医药管理等相关办公室和疾控中心、卫生监督、妇计中心,组成3个自查小组,对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托育机构进行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共排查基层医疗机构、托育养老等机构94家,其中局属3家事业单位、民营医院3家、托育机构5家、养老机构2家、基层医疗机构28家,村卫生室14家,个体诊所39家。局属(管)31家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自查,并上报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表。二是坚守严守安全生产红线,抓紧抓细抓实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继续深入开展“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重点整治违规留宿人员、外窗设置影响逃生和救援的广告牌、铁栅栏、堵塞占用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消防安全隐患,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逐一挂账、逐一销号,主动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熟知“一懂三会”相关常识,全面提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疏散能力。
强化督导检查、督促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到导向,针对各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登记记录并告知整改内容、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按照“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要求,简单问题即知即改,常规问题立行立改,长期问题建章立制解决。同时,向各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发放西夏区“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提示函,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消防安全隐患13个方面排查内容认真开展自查,及时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风险隐患。
信息员 刘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