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惠民为本 宁夏全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

发表时间:2022-08-19 来源: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与健康促进处 阅读量:

自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复宁夏建设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以来,宁夏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视察宁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争取国家卫生健康委和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共建“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共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委区合作共建“示范区”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与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规划(2019年—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四年的建设目标,提出夯实一个基础(覆盖宁夏城乡居民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基础)、建设两大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区域医疗中心)、强化三项保障(党建行风建设保障、研究与应用融合保障、创新行业政策支撑保障)、构建五大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互联网诊断平台、互联网医药平台、互联网运营监管平台)任务,力争四个(互联互通、一体化应用服务、产业培育、政策机制)创新。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银川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宁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经验,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宁夏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主要特色做法是:

一是推动互联互通,促进资源配置集约化。按照全宁夏“一张网”“一个平台”“一个库”的全区一盘旗思路,夯实“示范区”建设工作基础。运用“互联网+”,建成了覆盖全区的居民健康档案和基层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向基层患者提供慢病管理、健康科普教育“线上”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了全民健康管理。在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启用电子健康码,推行智能分诊、在线问诊、结果查询、实时结算、诊间结算、床旁结算、药品配送、线上支付,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疫苗流通的全过程实时监控;全区血液采集、检测、制备、供应和调配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打造“智慧120”,实现全区范围120应急医疗救援一体化管理;推进“互联网+中医”建设,全区所有公立中医医院和基层中医馆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二是发挥数据引领,打造信息建设平台化。以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为突破口,统一建设数据库、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健康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完成区域卫生平台信息化数据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卫生云”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了“国家、自治区、市、县、乡”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为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了音视频终端、DR/CR影像和静态心电等设备,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B超、远程心电、远程病理等应用。落实自治区财政资金,搭建全区互联网医院(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应用平台),提供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服务。融入云化管理思路,推进医疗机构应用、服务、资源等云化部署。在宁夏备案注册全国医师已达5.1万名,累计接诊服务宁夏患者2.35万例,邀请北上广等地专家接诊近5千例。开展各类远程诊断达130万例。

三是创新应用领域,突出惠民服务智能化。把惠民应用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出台《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大力实施30项智能“互联网+”便民惠民举措。打造了汇集全国专家的远程门诊、集合区内三甲医院专科专家的远程专家门诊、融合各医院诊疗能力的在线互联网门诊,建立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的分级诊疗服务新模式。针对看病难、看病烦问题,推动就医实现电子健康码一码通用。建立处方审核流转平台,打造疫苗流通的全过程实时监控,切实提升了群众看病就医买药体验。引入移动云诊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智能设备,为农村老百姓提供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成立全国首个Re医学教育基地,建设在线科普教育与科普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医务人员在线教育培训和对居民的健康科普知识培训。

四是精心筑巢引凤,带动医疗健康产业化。自治区19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对“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资金、项目、税收和人才培育等支持政策。在中卫市创建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在银川市创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产业园。近10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银川、中卫两个产业园,已有51家互联网公司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汇聚75名院士和50个专家团队的大专家.COM将于今年在中卫建立“医生云”数据中心,并在银川设立全国Re研究中心进行健康管理。举办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展暨应用大会。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建设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化研究院暨医疗健康物联网创新开放实验室。联合自治区政府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及深圳无限营销集团达成战略协议,共同建设宁夏—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医疗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在西非贝宁建立两个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合作共赢。

五是完善支持政策,实现服务监督一体化。建立“全科+专科”“县乡村”一体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高了乡村医生服务质量。实施“一站式”平台结算,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群众不出远门就可享受到与国内一线城市同等的优质医疗专家资源。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医院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建成了“互联网医院在线监管平台”,强化医疗质量规范有序。制定了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试行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将互联网复诊、互联网(远程)会诊、互联网(远程)病理会诊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将远程胎心监测纳入生育保险。成立首家“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出台个人数据隐私保护、药事管理服务等一系列自律公约,促进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是发挥建设效能,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区依托远程体系、互联网医疗平台、互联网诊断平台等“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成效优势,融入5G、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了远程会议、远程会诊、在线义诊、影像义诊平台、疫情服务平台、居家隔离服务平台、疫情信息直报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打造互联网医院联盟,在流行病学调查、跟踪追查可能的传染源、远程培训、远程会诊等方面提供信息化支撑,有效缓解疫情线下医疗就诊压力及交叉感染风险。27家互联网医院加入联盟,累计向全国群众提供健康咨询3986.22万人次,提供线上义诊服务2039.90万人次,开展心理疏导171.42万人次,发表科普宣传16.51万篇,提供送药上门服务216.24万人次。

下一步,宁夏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争取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应用为主、便民惠民、统筹推进,狠抓各项举措落实。以推进健康宁夏建设为主线,将更多组织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向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聚集,将地区间医疗资源落差形成的势能,转化成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动能,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样板间,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需求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