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听障少女王馨敏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我不能听见世界,但可以选择让世界听见我”
“这10年教学生涯里,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接到那通电话。”8月12日,石嘴山市第九中学九年级(5)班班主任潘玉娇的眼眶微微发红。得知自己的听障学生王馨敏获评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这位从教10年的教师仿佛又看见了两年前那个怯生生站在教室门口的女孩。
王馨敏。
15岁的王馨敏,这个暑假在母亲经营的理发店里帮忙。这个被命运按下了“静音键”的女孩,出生在一个完全无声的家庭——父母都是聋哑人,她和弟弟自幼便失去了听力。
“孩子3岁那年,我们发现她说话总是含糊不清。”父亲王善平在手机屏幕上敲出这段文字时,手指微微颤抖。全家人带着王馨敏辗转北京求医,诊断结果:中重度听力损失。在银川残疾人康复中心训练一个月后,因各种因素不得不中断课程。就在全家陷入绝望时,时任石嘴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沈莉玲找上门来。
“沈校长当时就带着胡力扬老师来了。”王馨敏用手语比划着,眼中泛起泪光。沈校长不仅安排胡力扬为她进行了3年的系统言语训练,更在她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如今,胡力扬当年教的“a、o、e”早已化作她笔下流畅的文字,也化作她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她笔记上的注释比正文还多。”潘玉娇轻轻翻开王馨敏的作业本,密密麻麻的字迹中夹杂着各种符号和箭头,“遇到听不懂的,她就课后追着我和同学问,非要搞明白不可”。这种近乎执拗的认真,让她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还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为了帮助这名特殊的学生,潘玉娇专门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课间,总能看到几个同学围在王馨敏身边,有的用文字解释,有的用手语比画,有的直接在纸上画示意图。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不仅让王馨敏攻克了一道道知识难关,更让整个班级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去年年底,学校举行经典诵读比赛,王馨敏主动报名领诵。她在申请书上写道:“我想试试。”接下来一个月,她利用课间教同学们手语。比赛当天,47名同学的手,一起划出优美弧线,像展翅欲飞的蝴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掌声。李佳欣同学说:“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团结。她教会我们,障碍不是终点,而是让爱更强大的起点。”
王馨敏(中)参加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
2022年夏天,王馨敏决定学习游泳。第一次站在泳池边,教练的口令在她耳中只是模糊的嗡嗡声。不能戴助听器的她,紧紧盯着教练的口型,感受水流波动。“换气、划水、蹬腿,每个动作都要重复上千遍。”她在日记中写道。最初,呛水和疲惫带来的挫败感如影随形,但她没有放弃。
两年后的全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上,王馨敏如灵动的“美人鱼”跃入水中。触壁瞬间,看台响起欢呼声,她以第四名的成绩站上领奖台。
闲暇时,王馨敏喜欢画画。画本上有五彩斑斓的梦想、温暖人心的故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不能选择听见世界,但可以选择让世界听见我。”在最近一幅画作中,她这样写道。画面上,一个女孩站在讲台上,台下坐着许多儿童,他们用手语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
谈起梦想,王馨敏眼睛亮得像星星,她用手语比画:“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想当老师了。因为老师对我很好,我想帮助和我一样的人,带他们摆脱困境、实现梦想。”
在家校共同呵护下,王馨敏宛如一颗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种子,凭借着内心深处的执着、无畏的勇敢,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奏响了一曲激昂澎湃的生命乐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